——利津县调研
7月20日是在利津县调研的第二天,更是调研活动的最后一天。经过前三天的调研和走访,已经对整个东营地区的农村和“第一书记”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调研活动要更加深入。
亲切民主的玉皇庙第一书记———李书记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明集乡玉皇庙村。刚到村文化大院就听到了村民们欢快的笑声,走进屋里一看才知道第一书记正在亲切地与村民聊家常。据李书记介绍,较明集乡其他村子,玉皇庙无论在经济建设还是基础党建工作,都发展得不错。村里的产业主要是以棉花种植、蔬菜大棚和养殖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利用其自身优势并依靠市场本身的调节进行产业升级,为市场提供优质的经济作物和优质的肉制品,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从而提高单品的价格,并且做到了“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而且玉皇庙大力发展生态农村建设,比如把地理的农作物剩余物作为饲料喂养牲畜,把人畜的排泄物排到村里已建好沼气池为全村提供清洁能源,再把沼气池里德剩余物作为肥料应用到农作物中,通过这个模式实现了循环经济,不仅带动了村子的发展,而且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李书记经常走访群众,并能够与群众打成一片,使自己彻底的融入到了基层,通过走访调研充分聆听村民的意见、完善村里的民主制度,不仅加强了两委班子的建设,还加强了村民的自主管理意识,带动了村民民主意识的进步。李书记还根据村民各自的需求,开办农民学校,聘请专家,对村民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通过采访村民,我们了解到,村民对“第一书记”修建的道路、广场,沼气池都赞不绝口。
农民的导师——赵家村王书记
赵家村拥有完善的产业结构,以蔬菜大棚和水产养殖为主,村里的新房随处可见。你一定想不到原来该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村民主要种植棉花为生,村民思想比较僵化,对于村里的新项目、新政策不够积极。“第一书记”到来后,与村委书记默契配合。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让这些带头人对村民进行引导。聘请专家在多媒体教室讲授理论知识,去田间地里手把手教村民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村民的专业技术。村民最担心的还是销路问题,为了彻底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村里成立了蔬菜加工工厂,同时进行二次加工也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解决村里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促使村民更快的发家致富。
在党建方面积极开展“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政策的宣传,对党员实行无岗定则的措施,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为村民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了两委班子和农村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
偏爱种草药——大张第一书记
我们通过村委会了解到,大张村的“第一书记”始终以建设“富裕大张,文明大张,平安大张,生态大张,民主大张”为中心,实施一系列相对应的措施。首先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了方案,实施党员定岗定责、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户创建等措施,增强了两委班子和农村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还组织了党员干部、和村技术骨干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素质;建设“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示范街”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提升了村级民主化管理水平。此外第一书记还完善了本村基础设施,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此外“第一书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中草药,采取“企业投入一块、局机关投入一块、村民自筹一块”的运作方式,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帮扶,有力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中草药种植不仅在大张村十分火爆,还以大张村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地区的村庄,为周边地区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灶刘村的“城市规划大师”——马书记
从马书记口中了解到,村里原来村民的思想比较僵化,灶刘村经济结构也比较单一,仅种植棉花等效益较低的农作物。自从马书记来到灶刘村后,他充分发挥了第一书记的优势,通过与其他村“第一书记”的交流,积极引导村民进行产业化结构调整,组织村民向发达的村子学习,把经济效益高、需要劳动力少的项目引入到村里来,并扶持“带头人”带动农民一同致富。此外第一书记还加十分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村里道路硬化工程、油地共建生产路、架设信号塔、修建文化大院、万亩高标准土地整理项目等等,其中土地的整改项目不仅促进了本村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周边村子的发展。
在党建方面,马书记在原先灶刘村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先进分子成为党员。并且经常召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共同商议村子的发展建设大计。对于村子里的党员,马书记要求很高,不仅要以身作则,引导好村民,还要有开放的思想,配合村里推行新项目。
为期四天的调研活动结束了,虽然队员们很辛苦,但是经过这个“第一书记”的调研,我们大学生了解了很多基层党建方面的知识,并获取了近况,了解到了许多咱们新农村的建设和村县企业的知识。农村是国家的基石,然而现在这个基石经过多年的风雨,虽支撑起了国家的发展,自己却越来越消瘦。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帮助农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