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做《天那边》,主要讲述的是一位青年女大学生到山区支教的故事,想起故事情节常常使我感动,也曾幻想着能像她一样到祖国的大山里面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暑假,幻想变成现实,我们一群有着相似梦想的人结伴而行来到了美丽的马营镇。可以说,马营镇是我的半个家乡,尽管在这片四面环山的土地没住过多么久的时间,但我依然深爱着这片故土。在支教的这个过程中,我收获很多,也增长了不少见识。我得感谢学校,感谢家乡,同时感谢自己把握住这么好的机会给自己留下了一个毕生难忘的经历。
在这里,我第一次以真正教师的身份站在三尺讲台上,望着台下三十余双充满好奇和渴望的眼睛,心情是很激动地,开始说话时声音都有点颤抖,但好在孩子们的热情,好在自己提前有所准备,内心便慢慢地平静下来。可以说我们对老师是比较了解的,毕竟我们也和老师打了十多年的交道了。刚去之前,应该说自信满满,都是新奇的想法。真的有种想做出点丰功伟绩的意思,觉得自己当了十多年的学生后,应该也是有资格做老师的。自己当学生时,感兴趣的可以一并说给他们了,觉得和他们应该不会存在什么代沟,应该很容易沟通的。 然而现实给我上了一课,会是很深刻的一课。一切都不是想像的那样简单的,我们遇到的很多是我们之前没有想过的情况。最重要的是,我体验到了当老师的辛苦。站在讲台,就意味着一责任,一种需要对学生负责的责任。以前作为学生上课时,遇到自己不喜欢上的课,睡觉是很正常的事。但当你站在讲台,自己在辛苦上课时,看到下面有人在睡觉,你会发现这种行为是你自己极其受不了的。当老师真的很辛苦。
对于学生这个身份,估计要说的就有很多了。第一,要说的是自己的学生。当老师时,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学生。每天的重点就是学生,一切都似乎以他们为中心。从第一天给他们上课起,就把整个心思放在了他们身上。关心他们上课是否听的懂,关心他们喜欢上什么课,关心他们喜欢玩什么等等,都是每天所想的最多的东西。但有时你会发现真的很难和他们真正的打成一片,有时会迷茫怎么和他们相处。有时自己会想是不是和他们真的存在代沟?第二,要说的就是关于自己为学生的了。其实这是我感触最大的地方,有时觉得自己是来当老师的,不如说自己是来学习的。因为在我的大部分时间里,觉得自己都在学习。以前基本上都是和自家人生活在一起,就算来到大学,和室友之间大部分时间还都是独立的,这次不同,我们一个团队真正生活在一起,应该怎么做,这是我在十几天中不断学习着的。没有当过老师,怎么去教导学生,这也是自己学的。不怎么会烧火,做饭,打下手,这也是在学的。不知道怎么去调研,怎么去家访,这也是学的。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之前不会的,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学着来的。我觉得自己一直都在做学生,因为我觉得每天似乎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学到不少东西。
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带给我的、我们支教队的老师们的还有大大的感动。他们自发的组织给老师过生日;每天从家里边走一个半小时来学校,晚上回去;知道我们伙食差的时候,主动给我们送菜、送馍,还有那从田地里摘来的豆角、野外摘来的草莓;在要结课的时候大声的对我们喊出:老师们辛苦了,我爱你们!在要踏上汽车的清早,一个个跑来送别;在最后一堂课,告诉他们要“志存高远,自强不息”时,一个个哗然泪下,哽咽着送来一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回来后的第二天,还有打电话、发信息来问为什么昨天就走了,不是说好几天么?在支教结束后的调研中,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就像在沈明忠家里,一个破旧的庭院里几间简陋的房屋,沈明忠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姐姐上高中,哥哥是个聋哑,更不幸的是,他的爸爸已经去世了,现在家里的一切都靠那个聋哑哥哥在附近的砖厂打点工来维持,还要供弟弟妹妹上学,跟他妈妈交谈的不经意间,这位老妈妈眼眶里闪着泪花。还有马丽花、沙忠旭、马梅兰等同学也是一样的情况,但他们还是在努力着,为了理想,还在班里为了前几名竞争着……
尽管支教的日子很短暂,但我们的经历却是异常的丰富;感受着艰苦,也感受着快乐,还有那没有预期的感动。在给别人当老师的日子里,别人也在给我当老师。想想自己与他们相比,是幸运的,没理由再继续迷茫下去了。加油,孩子们;加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