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以下简称“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987个考点同步开考。据统计,此次考试共有149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其中,111.7万人报名确认参加公共科目笔试,比去年增加15%,考录比例约为53∶1。
20年前,大批体制内人士扔掉“铁饭碗”,奔向商海劈波斩浪,形成波澜壮阔的“下海潮”,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就一番事业,并被年轻人奉为偶像。在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年轻人却将争取体制内就业,守着编制过安稳日子作为现实选择。每年的国考总会引发一次对于体制内外优劣的讨论,“国考热”几经反思和追问,却始终热度不减。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年轻人争先恐后选择去考公务员呢?
毕业生:“‘编制’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却是最现实的出路”
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的杨扬明年即将硕士毕业。如何才能既解决户口同时也能进入体制内,对于许多和杨扬一样非京籍的毕业生来说,考公务员被视作绝好的在北京扎根的路径。“无论是‘志在必得’还是‘打酱油’,国考已经成了毕业生的必考科目。”杨扬笑言:“甚至有说法,没有参加过国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据杨扬介绍,他班里的同学几乎都报了名参加国考,有的人甚至是一上研究生就开始为国考做准备,甚至不惜花钱报培训班备考。
“其实进入体制内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多数人并不知道,只是如今公务员几乎等价于精英团体,家人、亲友、社会都将公务员描绘成了金饭碗,而使得毕业生们趋之若鹜。”杨扬坦言,自己虽然并不完全赞成进入体制内是最佳的选择,但是也不得不接受这是最现实的出路。“就我自己而言,一个外地人想在北京扎根,公务员能够解决户口,甚至是住房,是很有诱惑力的选择。”
杨扬告诉记者,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他从9月开始找工作以来,投了近50份简历,最终只拿到一家私企的录用通知,先做实习生毕业后签约。“待遇还算丰厚,但是不解决户口。”因此,杨扬依然把目标锁定在通过考公务员,进入体制内。“没有户口没有编制,一个外地人在北京扎根太难了。如果回老家,公务员不仅仅意味着有编制有保障,在老家人眼里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杨扬颇有些无奈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进入体制内或许不是最佳的选择,却可能是最现实的出路。”
女白领:“牺牲事业换编制,只为稳定的生活”
乔琴工作3年后,重新拿起书本,上起了培训班,目的是为了参加公务员考试。乔琴告诉记者,3年前,自己刚走出校园时,并没有像别的同学一样加入公务员考试大军,而是“想进有发展潜力的公司,跟着公司一起成长,有创业的想法”。乔琴最终如愿进入了一家成立不久的公司,跟着公司进行了一番创业阶段的奋斗,做得还不错。后来,发展到了公司高管的职位后,被公司安排到了陌生的城市。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年轻的乔琴很认真努力,但终究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加之谈了恋爱,有了想要家庭的想法,对于工作的想法开始发生变化。
“初毕业,激情无限,每天工作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有梦想有激情,可以只付出不求回报。工作了一段时间,心浮气躁,骄傲自满,开始停下了发展的步伐,直到碰到困难,对未来的道路没有了最初的坚定。对比自己又苦又累毫无品质可言的生活状态,身边在体制内工作的朋友,他们的生活品质让我羡慕。这让我萌生了考公务员向体制内靠拢的想法。”随后,乔琴辞去了工作,回到老家备考公务员。参加过几次公考,虽然都进入面试,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一年前,乔琴借着某事业单位招聘非编制人员的机会,进入老家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没有编制,但是能够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对于以后考公务员更有利。”乔琴表示,“两三年内还会继续向体制内努力,同时会考虑发展可以终身投入的事业,以便两三年后无法进入编制可以作为一项事业发展。”
现在回头看自己的选择,乔琴表示,并不后悔当初选择辞职备考公务员,这段经历也让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体会。“事业上没有上升,甚至走了下坡路,但是健康状态、心理状态都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生活在朋友亲人比较多的熟悉的厦门,能够常回家和亲人聚聚,还是比较喜欢这种状态的。”
“要事业,还是要编制”,不同人考虑的角度不同、纠结的程度不同,然而最终的选择却往往倾向于“编制”,他们给出的一个最直接的理由就是“体制内的饭好吃”。但是选择了“最现实的出路”,年轻人的理想又置于何处呢?对于“编制”的过度偏好是否正常?让年轻人走出“安全区域”,重拾追逐理想的勇气,社会和政府需要作出哪些调整和改变?公务员热、编制热,我们应该作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