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
首页 关于我们 实用范文 毕业论文 高校新闻 社会实践 校园文学 祝福许愿 同学网 站内搜索 会员中心 会员申请
当前位置:  大学生网首页  >>  人物解读  >>  锐意进取攀高峰 争当“三好”育新人

锐意进取攀高峰 争当“三好”育新人

来源☆作者:山东科技大学 信永华发布时间:2014-10-23点击率:5452

近日,在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联合组织的2014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刘伟博士的《服务组合及其相关技术研究》被评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庆节前夕,记者采访了刘伟博士。

记者:您是哪儿人?请谈谈您的受教育经历。在您的读书求学经历中,最难忘的、对您成长最有影响的人是谁?

刘伟:我是山东泰安人。1995年9月至1999年6月,在山东矿业学院应用数学与软件工程系读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在本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9月考取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生,2012年12月获博士学位。

我与学校非常有缘,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本校读的。非常感谢这里的一草一木、良师益友。在这里,我学到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收获了一生都受益的知识、情缘,尤其是吴哲辉、杜玉越教授等信息学院老一辈教师做事、做学问的态度对我的成长影响深远。在他们的品德、学问指引下,我在生活工作中始终坚持与人为善,谦虚求实,踏实做人,努力工作。

记者:您认为成就一个人事业的因素有哪些?是性格还是环境?

刘伟: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要取得大成功,成就一番真正的事业,其难度和所遭遇到的挑战,远远超乎围观者的想象。我认为,成功的途径虽然千差万别,但成功内质却异构同质,其中许多决定性要素都是基本一致的。比如,很强的目的性或目标性、很强的意志力或者信念、一定的抗高压能力、全力以赴的精神和工作方法、克制力及极强的自信心、追求效果或结果导向、专业与精简化方法、永不枯竭的行动力量等等。但这些因素更多强调的是性格因素,其实环境同样重要。环境是一个大熔炉,最后造就的是性格。作为社会中的人,不可能不受环境影响,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吸收环境中有益的因素,摒弃不良的因素。

记者:您学成后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您认为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处理教学、科研的关系?在目前这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您又是如何具体操作的?

刘伟: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科研是在对现有知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科研本身的特点需要每个人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深刻理解并创造新知识。同样如果要真正讲好一门课,首先必须对现有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因此,科研有助于更好地教学。同时,可以将一些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有助于更好地科研。教学过程中,通过每一次的备课讲课,同样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可以为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积累储备。另外,备课讲课的过程不是对课本知识的简单重复。在备课讲课中,要多动脑,多思考,对知识会有新的感悟和发现,可以为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时间有限,无论科研和教学,要想做好,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现在总是觉得很忙,时间过得很快,不够用。我就努力地挤时间,把课余时间、周末、寒暑假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科研和备课上,希望能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的事。

记者:您主要为本科生讲授计算机专业课程,承担过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离散数学》《管理信息系统》《VB程序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和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工作。2014年获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奖、校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教学中,您是如何站稳讲台,并有所成就的?

刘伟:为搞好教学,站稳讲台,多年来我一直边学习边总结。最大的体会就是“用心教学”。上好每一堂课,在教学上倾注大量的时间,认真备课,即使上过多遍的课,课前都认真备课,力求讲得更好。认真思考如何讲好每一个知识点,化繁为简,力求把困难的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领会所学知识。讲课时,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课堂上注意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看到同学们全神贯注听课的样子,感到很欣慰,感到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记者:您在IEEETRANSSYST等SCI一区、二区及EI学术期刊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式基金项目,参与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省、市、厅级项目20余项。可以说,您在科研上收获颇丰,获得过很多科研奖励,被评为学校“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您在科研工作方面经验和体会有哪些?

刘伟:科研成果的取得需要长时间的思考、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科研需要积累,需要延续性,需要有耐心。

要想把科研做好,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付出,才能做好科研工作。

做科研要有延续性,认定了目标和方向,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可能一时出不了成果,但是长期坚持一定能做出成绩。

做科研要沉下心来,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要甘于寂寞,不随波逐流。

记者:除教学、科研工作外,您还承担了哪些工作?这么忙,您是如何处理时间、效率的关系?

刘伟:除教学、科研工作外,2005年到2012年初作为学院研究生秘书,承担了学院全日制博士、硕士、在职工程硕士管理工作,发表研究生管理方面论文多篇,2009年获学校教学管理优秀奖,作为主要参与者,获研究生教育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在工作中,始终把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位置,能自己做的工作尽量自己做。在工作中,始终把师生放在中心位置,服务师生,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比如在研究生的排课中,每次都事先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尽量为老师安排合适的时间。

工作多,大量的时间投入是必需的。在工作中尽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

记者:生活中,您崇拜哪类人?您的业余爱好有哪些?

刘伟:随着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优点,从这个角度上讲,无论伟人、学界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身上的优点我都很敬佩。看到生活中的很多普通人,平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我都会从心里感动。

由于平常时间总是感觉不够用,业余爱好较少。感觉应该加强锻炼身体,力争做“三好学生”:教学好、科研好、身体好。自己“好”了,才能更好地培养教育学生。

记者:您的下一步规划是什么?

刘伟:我今年申请到了山东省高校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资助。省教育厅这一项目选派对象是我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这是进修提高的一个好机会。我一定争取利用这次出国做访问学者的机会,与国外同行广泛交流,学习经验,积累能量,回校后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再立新功。

科大培养了我,我非常热爱我们的学校,对学校有很深的感情。将来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好!欢迎您欣赏这篇文章,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很美或很有用,请点击以上按钮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