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人文青志“绿之梦”暑期社会实践队
杭州实行垃圾分类试点是推广我国环保进程的一个重要步骤,作为一项长期性的事业,杭州市政府在这一方面下足了功夫:在试点小区分发可降解垃圾袋、推出垃圾分类投放几分绿卡以及大范围铺开垃圾清洁直运等等。在这样的措施之下,垃圾分类的事业正在一点一滴地有序进行着,但是具体的垃圾分类又做得如何呢?
2013年7月4日,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青协组成的“绿之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杭州经济开发区进行了对清洁工人的采访,作为在环保一线的清洁工人,对于垃圾分类这一块又有怎样的认识呢?
我们采访了物美附近四号大街上的清洁工阿姨,阿姨向我们介绍说,由于这里地处繁华地段,卖场、超市和商店等商业化设施比较完善,因此垃圾的数量和种类也就非常多,这里的环境也显得比较杂乱。这里的垃圾主要包括可乐瓶等塑料制品、广告宣传单和烟头等。由于这里人流量大,各个年龄的人群都有,因此垃圾也呈现出多种年龄段的特征。又由于垃圾数量多,工作量大,这里的清洁工实行三班倒的制度,一路上的卫生清洁不能断人。但这里的垃圾分类却依然是个头疼的问题,真正做到垃圾分类的人还很少,而且人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这一方面也比较难落实。我们在物美附近发现,垃圾分类在这里并不流行,大多数公共垃圾桶也没有很细致地将垃圾分成四类。这无疑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最后,清洁工阿姨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希望大家不要乱扔垃圾。
大都文苑风情小区的清洁工叔叔认为垃圾分类是很有必要的一个项目。据他介绍说,他从事清洁工作已有七八个年头,原来是大马路上的清洁工人,后来来到了小区内部负责小区的卫生工作。他说他最大的体会就是,在马路上做清洁工作的时候,对于垃圾根本没有分类,而小区里对垃圾分类这一块却做得蛮不错的。但他同时也指出,小区里还是存在乱扔的现象,垃圾分类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这也或多或少增加了他的工作难度。不过他也说道,一般像可乐瓶等可以回收的垃圾都会单独收走,剩下的则会送到垃圾站集中处理。不过垃圾分类也存在些许不足,像旧电池等有害垃圾的数量则比较少,很少有人单独分类。他也希望物业可以出面将垃圾分类事业做得更进一步。其实,我们一进入这个小区,便明显地看到了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这个小区的垃圾分类事业已经起步,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作出更多地努力。
从这一天的采访来看,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绿之梦”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成员发现,垃圾分类在不同的地方的落实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在一些小区,由于实行垃圾分类试点,垃圾分类的成效相对较高,但是依旧有很多并没有落实到位,很多居民并没有对“垃圾分类”产生比较高的意识。而另一方面,四种垃圾分类的可行性仍然有待商榷,由于不同垃圾数量上存在差别,以及概念上的界限比较模糊,因此很多市民即使有意识去进行分类,也会在概念上混淆,这样同样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而我们现在除了加强和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市民的意识,更大范围地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从而达到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事业的目的,提高环境质量。
总而言之,垃圾分类的工作还需要我们作出很多改进,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在问题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使这项事业更好地发展下去;我们坚信,在我们不断地努力之中,美丽杭城的计划会终将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