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枝头唱一厦”实践队是由来自国内五大高校的在校本科生所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队,旨在调研莆仙戏文化发展现状,为其未来发展模式献策献力。在莆田进行了为期4天的采访调研后,实践队分成两个分队,分别赴福州与泉州,走访调查当地的戏种发展。
韵味闽剧 魅力榕城
由队长带领的福州分队于8月8日上午出发,于午时到达目的地。
下午,分队队员来到了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福州闽剧院),采访了福州闽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林颖,并参观了闽剧院。在与副院长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了闽剧的历史、独特的文化魅力、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
之后,队员带着在莆仙戏文化调研期间所总结出来的问题,向院长询问解决的方案,其都一一做了详细解答。善于利用网络平台、有意识地培养年轻戏迷是他们的“独家秘方”。他们与当地小学联合开展的“戏曲兴趣爱好培养基地”项目值得学习,对于培养不断层的观众群有着重要意义。
9日上午,分队来到了福建省闽剧艺术中心(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通过对林丽娟副院长以及老演员的采访,实践队员们了解到,闽剧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多样的艺术表演形式赢得了众多戏迷的支持,而且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戏迷交流平台,因此翘楚于其他地方戏曲,成为福建第一剧种。其独特的武戏、与舞蹈或音乐会相结合的形式,都使闽剧深得观众的喜爱,为其他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多彩高甲 灵巧木偶
由副队长带领的泉州分队于8日清晨出发,直接奔赴走访剧团——泉州市木偶剧团。王景贤团长亲自接待了队员们,在繁忙的办公间隙为大家介绍泉州木偶剧团的发展之路。
团长认为,剧团之所以能取得许多优秀的成绩与良好的市场,可归纳为三点:发展战略眼光长远,市场定位准确;剧团接班人培养有序进行,职工待遇福利不断加大;传承保护十分重视,“非遗”工作在剧团摆脱经济债务后就开始着手。
此外,泉州木偶剧团也不存在市场与艺术不能相协调的问题,这远远优于莆仙戏剧团完全被推向市场的堪忧现状。团长认为,真正好的艺术不可能没有市场,现在许多戏种都是“赢了赛场,输了市场”。
9日上午,队员来到泉州市高甲戏剧团进行参观访问。团长为我们介绍道,高甲戏的特色在于丰富的肢体语言展现出的大气、引发的喜庆气氛,适应了闽莆的文化。高甲戏在内容方面采取兼收并蓄的策略,博各家之所长,歌曲吸收了南音,丑角中布袋丑吸取了布袋戏,傀儡丑吸取了木偶戏。
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有“请进来”和“走出去”策略。“请进来”即外请导演专家来剧团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走出去”即派遣人员去外界培养和深造。后继的人才主要为艺校毕业生,采取“团代班”的方式进行培养和传承。同时也培养观众,以保护市场。例如在中小学内举办戏剧表演,提高人们对戏剧的认知度,培养戏剧的热爱。
实践队队员顶着四十余度高温、不辞辛劳地分赴两地,就是希望可以从其他地方戏曲的发展中得到对莆仙戏有利的发展模式,为其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此次走访,我们得到许多启发,为后续的宣传活动积攒素材、指引方向。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引起当代社会对戏曲这一地方文化的重视,为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献上当代大学生的一份力量。手握最“草根”的中国梦,践行中国梦,我们在行动。
撰稿:邱丽敏(厦大) 陈泽华(厦大) 陈益忠(哈工大)
摄影:林振婧(哈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