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染红了天,地平线的边沿,伫立着最酷美的——四棵树。
第一棵树俯瞰四十年代的故乡。
黄土的房屋,泥泞的道路。田间的老黄牛拉着木制的犁,嘎吖嘎吖的响;环绕四周的池塘,清澈的可以看见水底的鱼虾;绵延不断的小山,常年向居民的烟囱提供着飘飞的燃沫;门前的老人,看着村里唯一的出路,在思念着自己的儿;永远不会见到半大的孩子嬉戏玩耍,他们得填饱老黄牛的肚子。
这棵树,在村头站立了无数个年头,以最慈祥的面容,融化每一颗坚硬的心,让这里留下了淳朴。
第二棵树守护最纯正的民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难阻乡民祭阴魂,山窝里的坟丘,很多年都不曾孤独。最难抵中秋意,月圆人更圆,黄土的房子,不灭的欢笑。鞭炮四起的时候,是春节,寒冬里最靓丽的红。贴春联,拜春岁,丰盛的佳肴,美好的着装……多少年了,这些纯正的民风,长长久久的传承。
这棵树,盖着风俗的章,以最纯正的姿态,见证了乡村的美好,让这里留下了古老的味道。
第三棵树陪伴孩童成长。
四个女孩的童年,是这棵树上挂起的秋千;每一个人的沉淀,是收藏的这棵树的标本;所有的坚强,是这棵树站直的脊梁。孩童给它滋养,她还以阴凉,并以最俊美的姿态与他们一起成长。
这棵树,伴着嘻嘻哈哈的欢笑,用快乐陪伴成长,保存着美好的童年时光。
第四棵树是一根笨拙的拐杖。
空巢的现象同样席卷了这个静谧的山村,壮年啊,不知漂泊在哪座城市,在钢筋混凝土中间急行穿梭。小孩子刚学会蹒跚而行,可总是不安分,跌跌撞撞在小路上晃荡,这些树就成了最慈爱的拐杖,让他们避免与大地过分的碰撞。老人累了,扶着树久久的站立,或着,直接坐在树的阴凉里休憩。
这棵树,虽然略显笨拙,但他尽力的奉献自己的力量,是小孩的拐,老人的杖。
这四棵树,其实,是他未来的棺木。
孩子呱呱坠地,青年茁壮成长,佝偻的背影就要退出最美的故乡。这四棵树的种植着,独自一人,奋斗一生,为了亲人,为了乡人,默默奉献。
他说:当年归乡,带回这四棵树,就是准备在未来为自己做一副棺木。
背,以佝偻;腿,不利索;骨头,会咯咯的响。四棵树长成了大树,四个拿锯条的人离他们越来越近。它们,站成一个姿态,致敬给了它们生命的人,也愿为他付出,愿陪他归于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