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刻,往往选择退缩,选择逃避。而在我们人生道路上有诸多的选择是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很多人都把抉择权让给了同事、朋友或者家人。当然,不是说不能接受亲朋好友的一臂之力,我们只是强调这个主动权应掌握在自己手中。
为什么我们不再相信自己的选择?不再认同自己的意见?不再果断的明辨是非?大多数90后的学生,他们生活在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衣食住行都不用愁。当他们还在儿童时期,家长会纷纷帮他们决定很多事情,例如周五放学去老师家补补英语,周末再去培训机构练练钢琴、弹弹吉他,到了周日便加班加点的赶家庭作业。因此,导致孩子从小就不用去思考选择做某件事,而是被安排去做某件事,他们的选择思维的模式处于僵硬和封闭的状态。我们也能清楚的看到,中国家长的教育孩子的模式也是存在一些弊端。该如何挽救,虽然国家也提出过给孩子“减负”的问题,但真实情况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至今尚未出台科学合理的政策。
久而久之,在他们的脑海留下一种思维惯性的模式,就算是上大学后都无法独立决定某一件事。例如很多大二学生在选专业课时,迟迟拿不定主意,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去咨询老师或者同学,而是给家里打个电话,让爸妈帮忙抉择。现在真正能够帮助我们选择专业的家长可以说屈指可数,很多家长并没有念多少书,他们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很多方面他们是存在盲区和误点的,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阅历,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家长的选择,只能当做参考的意见,切勿将主动权交给他们。正因为当代大学生有着严重的依赖性,所以才酿造成我们无法抉择的惰性。
不仅仅是大学生,其实各行各业的人,抉择都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新闻工作者面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时,这需要抉择;公司领导在选择管理人员时,需要抉择;大学毕业生是就业还是考研,这需要抉择。青年时期是人生发展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能否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关键看自己看自己是否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指导。我们只有以高尚的品德做积淀,科学理性的抉择方式,才能使自己的人生道路变得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