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者,行者无疆。保护传承民俗文化,他们在行动。
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的合影
中国大学生网 北京时间7月21日讯(通讯员刘娇)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丧葬是人生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个人在尘世中的最后礼仪,也体现着生者对死亡、对死者的哀悼。丧葬习俗是一个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理上,鄂西北山区处在秦陇、巴蜀、荆楚、中原等文化区的交汇处。武当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产生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俗民情。待尸歌就是武当民歌中风俗歌类的一种,是按地方传统习俗所保留下来的在丧葬仪式中演唱的歌曲,有着较长的历史渊源。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移风移俗,丧葬仪规不断简化。新型悼念方式如鲜花、网上祭奠方式层出不穷,“待尸歌”也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线。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待尸歌”民俗文化,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11名学生刘娇、周成成等人,在外国语学院辅导员何理的指导下,组成了武当民俗文化调查团。他们将利用地缘优势,在2014年暑期开展以“民俗文化,薪火相传”为主题的关于武当葬俗礼乐“待尸歌”传承与发展研究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此期间,他们将通过深入基层,前往武当山、郧县等武当山周边地区寻访民间代表性“待尸歌”创作艺人,并对民众进行关于对待诗歌发展看法的问卷调查,深入考察武当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状况,了解人们的民俗文化尤其是丧葬文化生活;了解待尸歌发展历史、发展现状,深刻剖析其发展中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保护措施。除此之外,他们还将着力搜集整理待诗歌唱词,拍摄演唱影像资料,为后人学习和创作待诗歌提供宝贵的资料。
对武当葬俗礼乐“待尸歌”继承与发展的研究一方面能够让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葬俗礼乐文化,保护民俗文化都具有很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给了我们大学生一个良好的平台去将自己的“中国梦·文化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保护武当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孝道文化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对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