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小就在繁荣城市镇区生活的孩子,衣食住行无忧无虑,伸手就可以得到玩具,看起来这样成长的孩子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在物质世界里,每个人的虚荣心看似是生活必需品。
但在遥远贫穷的小山村里,村民可能对于什么是虚荣心也不知道。不要说奢华的实物,家里能有一个电饭锅或者一台电视对他们来说就已经非常足够了。就像我遇到的一个农民说的:“都没什么需要买,鸡鸭猪都自己养着,想吃就有。”纯朴的农民们对吃这方面有要求,要有肉有菜。但是,他们也只能对吃这方面可以提出要求了。没有农民愿意走十多公里的小路到村外看看,因为他们说“那多麻烦,想要的这里都有”。确实这里能够给他们想要的东西,有房子遮风挡雨,有田地耕作劳动,有动植物玩玩乐,最重要的是还有家人陪伴。虽然房子十分简陋,建筑、家具、电器都充满着“历史”的气息,虽然是在烈日炎炎下劳作,虽然动植物没有语言能力,但最重要的是还有家人陪伴,能够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简简单单的,丝毫不带喧嚣物质混杂。这会不会就是他们生存的全部动力?这难道就真的是他们想要的生活?过着这种简单生活就放弃追求的机会了吗?
我的这些问题对于在这里生活的农民来说会不会过于现实残酷了?但我绝对没有要责备他们的意思。因为我知道,农民不是真正的没有追求,不是不想出去走走看看,也不是什么都好像不需要。只是事实就在眼前,他们的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的很好,祖辈的经历像在含羞的告诉他们,不用走出去了,外面跟这里一样,既然都一样,那就不必麻烦了。在农村里根深蒂固的贫困经济状态,落后传统思想,该如何得到改善?
在与农民对话的过程中,我想,“或许我能帮到你点什么,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可是,实际上我什么都帮不了,那种无助的感觉怎么那样强烈?
或许,农民们是不需要买什么,他们需要的是人们的关注和关爱,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需要有爱,关爱自己,也关爱他人。
inor-latin'>但是,尽管这个环境不如我意,这毕竟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还是要对此负上必要的责任,抱怨、退缩都不能解决问题,三下乡是一个“种梦”的过程,我正青春、正年轻,肩负满满的正能量,何不好好“种梦”,让此行的意义升华,永刻我心呢?
古语云:既来之,则安之!年轻人还是要经历一些艰苦岁月,生命才得以完整,冲着这一点,我就应该做好这次三下乡的事情,不是吗?。
睡觉只能打地铺,没有一个我们正常定义里的厕所和浴室,随时面临停水威胁,洗头只能打井水,在昏暗的饭堂里煮的饭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胃,也许这就是我对三下乡的第一印象,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是我们未曾有怨言,大家对这些艰苦说说笑笑就过去了,大家的理解、体谅与包容,让艰苦的第一天变得美好起来。
夕阳西下,望着被染红的晚霞,望着同伴们笑颜,我相信在这里的十天会是人生里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