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3日至17日,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12名学生在3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天祝藏族自治县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院院长刘俭云、副院长满宏、朱杰以及院团委书记沈玉秋随行参与。
此次三下乡主题为“新媒体与政治传播”,学院希望通过三下乡活动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分析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政治传播和新媒体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传播以及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的政治传播等问题。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院6名本科生和6名研究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藏族地区,深入农场草原,深入农牧民家中,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焦点访谈等方式对天祝地区新媒体覆盖状况以及政治传播的结构模式等展开调研。
天祝小分队主要以打柴沟镇、抓喜秀龙乡红疙瘩村以及石门沟三个地区为调查样本,进行社会调研活动。
学生们在与村镇干部的访谈中大致了解了村庄的基本情况,在实地考察走访并与农牧民的交流中获知了村民的媒介接触以及政治传播现状等情况。由于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其传播不仅依赖于先进的媒介技术手段,更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一系列的采访调研不仅使学生们增进了对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及政治参与度的了解,也更深入的明白了在我国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民族共融的重要性。
在打柴沟镇,学生们挨家入户进行调查问卷发放并进行访谈。在村民家中,学生们针对村务公开、民主选举、新媒体使用状况以及对媒介的认识等方面与村民展开了交流,从中获知了村民的心声和对政府的期望。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也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居住着藏、土、汉等16个民族同胞。此次调研也选取了纯藏族聚居的抓喜秀龙乡红疙瘩村作为一个调查样本。红疙瘩村作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个村庄,曾经受过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国务院奖状。
学生们在红疙瘩村与村主任赵炯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赵主任谈到,在媒介的使用方面,基于近些年人均收入的提高,村民家中的电视机、手机等媒介已经得到基本普及。与此同时,他又指出了当下牧区发展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比如草原退化严重、教育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随后,学生们进入牧区进行调研。受牧区环境影响,牧民的文化水平和年龄层次差异较大。在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时,对于没有识字能力的牧民,学生们采取找重点、大声朗读并加以解说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所有的采访询问,学生们都认真做了采访笔录以及录音。
在三下乡活动中,学生们还参观了天祝县博物馆,增进了对天祝历史民情的了解。学生们还分组前往县广电局、统计局以及宣传部,与其负责人进行沟通并获取了一些统计年鉴等资料。
与其他小分队不同的是,在赴天祝三下乡小分队的学生中,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各半。学院这样搭配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协作完成此次调研活动。12名不同年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特长,穿梭在天祝的乡间地头。
至此,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师生们在返程途中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感受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