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新药研发与成果转化调研支队奔赴天津、南京、上海三地,以创新药物研发与产学研合作为主题,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新药研发是一项多学科交叉与高科技集成的项目,受经济条件及技术水平制约,我国新药研发能力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自2009年“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以来,国内创新药物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专项已有16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新药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发展路径,调研支队从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两个角度入手,调研参访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声药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和阿斯利康中国创新研究中心等单位,通过焦点座谈与深度访谈等形式,探究产学研合作的瓶颈因素,挖掘产学研合作的成功案例。
“新药研发涉及药学、化学和生物等不同学科领域,我们在调研准备阶段积极与学校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教授进行交流,为调研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清华大学新药研发与成果转化调研支队队长李乾宁介绍,调研支队邀请清华大学化学系梁琼麟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并在出发前完成了对清华大学医学院鲁白教授、刘刚教授和钱锋教授等教授的访谈。“正因为前期较为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的调研针对性更加突出,调研过程中也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能在大一大二期间完成这样的调研很不简单”,先声药业执行技术总监肖柏明博士高度评价此次调研活动,“希望能把你们领进药物研发的门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沈竞康研究员对调研支队寄予厚望,“中国一定会产生first-in-class的新药,只是时间的问题,在你们这一代,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有所贡献。”
“中国什么时候能再度诞生像青蒿素这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药呢?”李乾宁相信,产学研合作将成为实现这一梦想的纽带,“我们目前正着手整理调研成果,特别是在中药现代化领域,红日的血必净和绿谷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都是产学研合作的代表,我们希望调研成果能对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红日药业相关负责人向支队成员介绍企业情况:
支队成员在药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