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6日上午,山东大学“萃英”实践团队一行4位同学,走进了泰安市文化局,展开了此次参观访问活动。泰安市文化局社会文化科、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张科长、艺术科刘科长、山东省驴油火烧
非遗传承人李翰对队员们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此次实践活动,得到了实践单位的诸多帮助与支持,活动前期,本队已将访谈策划书发送给相关工作人员。现场确定活动流程后,十时,访谈正式开始。首先,队长张曼莉向两位嘉宾做了本队的队员、实践主题及背景意义介绍。采访人张鸿鸣就纪录片这种宣传方式具体方案、如何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平衡,非遗传承主力军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张科长为我们作了详细的解答,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五个大类,但普遍都采用传承人传承的方式,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展示、展演是主要方式之一。不可能有纯粹的保留,要用发展的历史观看问题,不发展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非遗注定会灭亡,保护他复活他也毫无意义。非遗传承主力军目前是政府相关部门,但未来将会使“民非办”组织,政府拨付资金,起到监管指导作用。随后,采访人张曼莉就非遗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结合等方面做了提问。张科长表示,真正地传承是一种“活态传承”,要保持在人民大众中的生命力,但同时也应考虑其恰当的影响氛围。在自由提问环节,各个队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踊跃发言,来自法学院的队员提到了民间机构是否应该承担学术责任,刘科长表示了赞许,并作出了预测。
在一个半小时的访谈中,氛围轻松融洽,两位老师深入浅出,坦率鲜明,为同学们一一进行详尽作答。此次访谈在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与大学生之间完成一次完美的互动,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提高实践能力,近距离感受并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