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
首页 关于我们 实用范文 毕业论文 高校新闻 社会实践 校园文学 祝福许愿 同学网 站内搜索 会员中心 会员申请
当前位置:  大学生网首页  >>  高校资料  >>  中国地质大学简史

中国地质大学简史

来源☆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官网发布时间:2012-05-26点击率:8490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大

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她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清华大学地学系、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和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系地质组及西北大学地质系部分学生同时并入组建而成的。秉承百年名校优良传统,探索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特色大学转变的50年的风雨历程,学校经历了创建、发展、搬迁、重建、振兴几个历史阶段和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三个历史时期。

中国地大 中国地质大学

在1960年,学校就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并跻身全国64所重点高等学府之列。改革开放20多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1986年进入全国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行列,1997年成为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1994年先后荣获地质矿产部和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称号,199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92年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荣获金牌总数第一和“校长杯”第一名,至今已连续三次荣获“校长杯”。1997年被列入“九五”期间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学校。

历经半个世纪多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由一所单科性地质院校,逐步发展成以地质、资源、环境、地质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目前,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9个部级开放实验室;博士学科点25个,硕士学科点59个,3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48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涉及现行学科专业目录中有14个一级学科领域,即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水利工程、机械工程、矿业工程、测量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地理学、化学、哲学等。从1952年至2002年8月,长期在校任教的教授累计达870余人。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工3485人,其中专任教师1373人(教授339人,副教授763人)。这支教师队伍是以8位中科院院士、2位俄罗斯工程院院士、2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位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和147位博士生导师为骨干的高水平的中老年教师,以及朝气蓬勃的青年跨世纪人才,共同构成的享有较高声誉的学科梯队。他们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校史上绘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骄傲,为代代学子所尊重和敬仰。

中国地质大学是我国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为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国际地质学界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1993年,在国家教委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科技活动主要指标综合评价中,我校位居第18位。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1998年统计,全国“科技论文产出力的核心区域分布”前200强中,我校排名第42位;全国“地球科学(天文学)领域科技论文影响力的核心区域分布”前40强中,我校排名第一。

经过“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学校整体实力大大增强。2001年5月28—30日,经以何继善院士为组长的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认为:学校按计划全面完成了“211工程”“九五”期间的建设任务,出现了显示度高、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支持学校进行“211工程”二期建设。专家组指出: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需要很好地发展地学学科,国家在“十五”期间应加大对中国地质大学的“211工程”建设投入,使其地学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能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是地大的需要,也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地大有很好的条件,希望地大在整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我国是地质大国,要变成地质强国,我们更多地寄希望于地质大学。

北京地质学院建校伊始,就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和地质调查所汇集了一大批地质界的名家及优秀的青年教师。学校讲师以上的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并长期在上述名校任教,其中有16人在20世纪20—40年代赴欧美深造。教师中的袁复礼、冯景兰、张席禔、王炳章、尹赞勋、袁见齐、杨遵仪、高平、傅承义、边兆祥、王鸿祯、潘钟祥、秦馨菱、王嘉荫、马杏垣、薛琴访、池际尚、苏良赫、张炳熹 、涂光炽、郝诒纯、杨起、王大纯、李世忠、周卡、陈光远、张咸恭、李文达等是我校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们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承几所名校的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形成了我校校风的高起点,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体制改革为广大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显露头角,有的已进入首批“特聘教授”岗位(长江学者),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国家级和省部级跨世纪的人才工程。教师队伍充满了勃勃生机。

在教师和校友中,有的已成为党和国家或中央部门及省市的领导者和负责人;有为发展中国地质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开拓者和组织者,有主持过地质院校校、院、系的领导工作,为培养地质人才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地质教育家;有我国各主要地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不少人获得过国内外重要荣誉。中国地质大学的教师和校友们,有的参加了长江、黄河重大水利工程的地质研究和勘察工作,因贡献突出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有的参与承担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的地质综合研究,保证了核试验的条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有的在前苏联专家撤走之后,挑起了主管和领导保密矿产研究和勘察的重担,为发展我国的核工业、寻找稀有金属和特种非金属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在李四光先生的直接领导下,为地震预报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的因找到大矿,新建矿业城市为他们树立了地质工作者纪念碑。教师和校友们,不仅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紧跟国际地学前沿,在地层古生物学、矿物学、岩浆岩石学、沉积学、前寒武纪地质学、矿床学、区域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或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研究成果,而且在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盐湖地球化学、海洋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学、冰川冻土学、数学地质学、天体地质学、计算机科学等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国际地学界有重要影响。许多教师和校友在国内被选为全国性专门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或专业委员会主任,有的还被选为国际地科联副主席、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国际冻土协会主席,以及许多国际学术组织的理事或委员。有的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或副主任,省科协主席或副主席,中国地质大学等校的校长或名誉校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等领导职务。

正是由于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以及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和传统,使得学校在50年的砥砺中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培养地学人才的摇篮和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世界各国都在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时,每一个“地大人”无不在深思着把一个什么样的地质大学带入21世纪。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学校曾在党代会和教代会上提出要把一个“更具创造力、贡献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地质大学”带入21世纪。同时,提出探索培养“爱国心与责任感强,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基础理论强,管理能力强,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强”的高素质的“五强”人才培养模式。

今天,已经踏入新世纪门槛庆祝学校50华诞的地大人,面向未来该做些什么呢?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和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要继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在全国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江总书记在为山东大学建校百年发表的贺词中说:“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山东大学办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可见,创建世界先进水平大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这无疑也是中国地质大学努力建设的方向。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自她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50华诞,应该是踏上建设百年名校征途的新起点。中国地质大学励精图治五十秋,为祖国培养了近7万名各类优秀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后50年,该向党、向祖国、向人民交份什么样的答卷呢?面对着创建世界先进水平大学的伟大工程和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又该做些什么呢?纵观当今世界著名学府,她们虽多姿多彩,但又各具特色。因此,有着50年历史积淀并独具特色的中国地质大学,应该在创建世界先进水平大学的伟大工程中有所作为,应该以建校50周年为契机,吹响向建设百年名校的伟大目标加速挺进的号角。

教育理念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是一个学校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的高层的办学思路,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灵魂,是长期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共识,是一种自觉的教育行为。

1995年,教育部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经过7年的探索实践,不少高校提出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新理念。我们学校的优势学科是拥有一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地质学家的地学学科,我们学校的特色也在地学学科,我们学校培养出的许多优秀拔尖人才也出自地学学科。顺应当今世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发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走向融合的大趋势,依托具有突出优势和明显特色地学理工科背景,通过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方式使学校能够在保持原有地学特色,办好精品地学专业的基础上,实现非地学类的文理科专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与精品地学专业相匹配的非地学类的文理科精品专业。这正是我们要在新世纪建设百年名校的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办学理念,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机制,强化人才培养的人文过程,造就更多的地大学子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的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在办学趋同化的今天,大学如何形成或保持自己独有的学校精神,就如同国有国魂、民有民志一样重要。诚如人们常赞扬北大、清华等老校名训,因为这些著名学府所特有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曾感召过多少中华儿女,为祖国的振兴和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历久常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对于凸现和稳定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举足轻重。

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是它所拥有的思想文化精神,它通古贯今,似无形,却无所不在,是一代代先师所造就,为一代代后生所传承,是事业生生不息,铸就今日辉煌之根本所在。地大最宝贵的思想文化精神,是经过代代地大人的长期实践,所形成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深邃历史智慧,献身科学,自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这种精神随历史积淀于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实践中,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地大学子艰苦朴素,艰苦创业,艰苦奋斗,为祖国发掘地下宝藏,把自己百炼成钢,甘愿自己吃点苦,去为亿万人民谋幸福,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在新世纪新机遇面前,我们追寻地大精神,塑造地大精神,弘扬地大精神,其目的在于激励和推动地大后50年的改革与发展,为建设百年名校重铸和拓展地大办学理念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他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他一代代教师的质量。”教师是办学的主力、灵魂和希望。谁能集聚一流的大师,谁就能办成一流的大学。

世界上一流大学具有共同的特征,最能体现其本质的是,能够集中大批社会知名的学者、教授,各学科都有很强的学术带头人,成为广大知识精英的向往之地;同时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声誉的世界一流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建校之初就汇聚了一大批地质界的名家和优秀的青年教师,可谓是名师荟萃,济济一堂,逐步形成了以院士和博士生导师为骨干的高水平的中老年教师,以及朝气蓬勃的青年跨世纪人才,共同构成享有较高声誉的学科梯队。50年来,学校已培养出近7万名各类科技人才,其中研究生近5000名。他们中已有16位校友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涌现出了200多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许多人成为科技骨干、教育专家或管理专家,有的还担任了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他们响应党的召唤,“九州圆月壮志明,矢志地质永不悔”,为祖国为母校在国内外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地大人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之上书写着他们的业绩,他们的足迹遍及五大洲,留在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艰苦与欢乐伴随着他们,奉献与光荣激励着他们。光辉的业绩、特殊的荣誉永远鼓励着母校广大师生员工开拓奋进、再创辉煌。

大学不仅有弘扬传统的属性,更具有创造未来的属性。地大再次面对建设百年名校的历史机遇,在毅然担负民族复兴的重任的过程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广泛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好!欢迎您欣赏这篇文章,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很美或很有用,请点击以上按钮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吧!      
    [上一篇]  中国人民大学“天地人大”概况
    [下一篇]  文明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