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的鸟》这部片子在让我感到心灵震撼的同时,也让我想起父亲以及他候鸟一样的人生,我再一次对父亲这个角色肃然起敬。
在我近二十年的学生时代里,父亲就像候鸟一样,为了生活,在广东和广西之间年复一年的来回奔波,从年初的离乡到年末的回家。广西的青山绿水里藏着他无法割舍的家,而广东的富裕繁华却培养着他的富裕梦。虽然眷恋山水的宁静自然,却一年到头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仰望繁华。在这两省之间迁徙的路途上,我不知道哪里才会是他最终的归宿,因为我害怕他会像候鸟一样,还没到达目的地就死在路上。
这样的父亲既是自己的不幸,也是时代的不幸。他忙碌了大半生却没能为他自己换来安定和舒适,得到的只是奔波和劳累;那曾经坚毅挺拔的背脊开始趋向弓的姿势,他常常挂着笑容的脸,在岁月的雕琢中,增加的不仅仅是皱纹,还有我永远都无法体会的沧桑和无奈。我越来越感觉到,我的父亲要老了,在我青春洋溢正要展翅高飞的时候。现在,我已经飞到超出他很远的地方,而他只能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掉队,然后被生活无情的遗忘,哪怕他对生活依然充满热爱。
父亲大半生都在田地里和庄稼打交道,虽然幼时曾因地主的家庭背景享受了一段少爷生活,但也因此在文革中饱受磨难,所以在朝鲜战争后出生的父亲算不得幸运但也没有坏到哪里去。大半个中国的农村孩童虽然沐浴在新中国成立的喜庆里,但是他们的生活依然和父亲没什么两样——快乐却依然清苦。农村生活的清苦锻炼了父亲坚实的体魄和老实淳朴的性格,却注定他大半生都要面朝土地背朝天,富裕好像与他无缘了。
文革的灾难并没有让父亲遭受太大的罪过,因为爷爷的倔强和担当,让整个家庭在文革里失去的只是祖辈留下的田地、房产和家具,这对于我祖辈父辈整个家族的几十条性命来说已经算是恩赐了。父亲也并没有因为穷苦就放弃对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让很多人开始看到了富裕的影子,邻村的乡亲从外省带回从没见过的衣物和一沓沓钞票,父亲虽然有些羡慕,但是木讷的性格却让他不敢有太多的奢想,若非母亲的狠心和决断,我想现在的生活对我来说依然还是一个有距离的梦,但是这样的代价是要用儿子缺少父爱、妻子缺少陪伴、父母缺少子孝来换取的,我不知道这样的结果对于我的家庭来说,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我已经记不清父亲远离故乡,开始像候鸟一样的生活具体是在哪一年,更记不清他出门时对家人不舍的眼神和无奈的背影,但我能够想象他对未知环境的那种害怕,就像很多年前我走失在街上一样,至今仍让我不敢回想。由于一直以来对母亲的依赖和年幼无知,我并没有对父亲的离开表示过多的伤感和不舍,只是每每看见别的父亲来接自己孩子放学时,总会莫名地失落和羡慕,然后不自觉地思念起父亲。还好身边的伙伴多半也和我一样,自己的父亲都去了一个充满神秘和诱惑的地方,所以我们大部分的生活和心理都还是平衡的。我们依然每天白天上学、打闹、不懂事,晚上守着母亲、奶奶或者爷爷入睡,却没发现村庄已经开始渐渐失去生气,而我们的内心也逐渐荒凉。这种体会到了我们上了中学后,才被“留守儿童”这几个字吓醒,甚至差点被这几个字刺伤眼睛。这时我们才开始明白父亲意味着什么,而此时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并且无法挽回。
看着自己早已能够算清数的十根手指,已经能够算出很大的数字,却永远也数不清父亲不在身边的日子,却清楚地知道,这二十多年来,父亲不在我身边的日子早已多于和我们相处的时间,而且比想象中要多得多,多得我不敢再回想,甚至曾因此暗暗怨恨过父亲,但是每到年末看到他回家,那份牵挂和思念早已让怨恨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我是如此深爱着父亲。
中国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不断增多完善,交通的便利缩短了往返两个省份之间的时间,却依然没能拉近我和父亲的距离,反而让我和父亲像很多父子一样在中国的版图上远走越远。物质文明的丰富,却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荒凉。当我们拥有过多物质享受的时候,却发现原来我们要的其实并不多,仅仅是平安地相守,平凡地生活,而这对我来说已变成奢求,让读了多年“圣贤书”的我困惑不已。
当报纸上一篇报道内容为:“一个年仅1岁8个月的留守女孩与奶奶的遗体共度7日之久,身心严重受伤害”映入我们的眼帘时,我不禁在心里反反复复地问:我们疲于奔命的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至今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我再一次深深思念起父亲。
我知道父亲候鸟式的生活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我也明白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能否与父母共同生活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不仅仅是一本课本和一张书桌的问题,我所有的追问只是想知道:在这样一个充满着转型和阵痛的流动时代,如何让追逐梦想的流动父辈们告别候鸟式的“半城市化”状态?如何避免父母为孩子外出打工挣钱、下一代却要在留守中荒芜的发展悖论?
我曾怨恨却一直深爱着的父亲啊,真想让您现在就结束候鸟般的迁徙,就此停下来休息,给您一个安稳舒适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