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清晨,太阳才刚刚露脸,山里的孩子已经洗漱完毕,开始晨跑。这是集美大学“扬帆梦起”实践队在南靖支教的第二天,孩子们的笑脸在实践队队员的心中,就像绽开的一朵花。
——题记
这是一支十六人的实践队,17号傍晚在南靖三中结束了这次三下乡活动的启动仪式,晚上便休息在学校宿舍。这里的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实践队此次一行就是为了能够身体力行,引起大家对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的关注。
夜里休息时,南靖三中校长的一番话还在实践队队员们的脑海里回想,校长说:“每位孩子心中都要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付诸行动。同时,希望实践队在这一周的教育帮扶中,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兴趣,开阔眼界。”
队员们想起孩子们水灵的大眼,决心要为这里的孩子做些什么。
“六点半醒来,孩子们早已洗漱完毕准备去晨跑。他们有秩序排成两队,跟着老师们一起到操场晨练。这是在南靖三中的第二天,看着他们童真的笑脸是那么的天真可爱!” 队员朱淑敏在日记里写道。
南靖的清晨,空气清新,晴空万里。孩子们晨跑完,吃过早餐,开始了他们的第一节课。孩子们都满心期待今天的第一堂课,对于实践队队员们来说,能够站在讲台上,是一种无比幸福的感觉。
实践队队员朱淑敏告诉我们,她给两个班上心理课,带来了很大不同的感想。二班的学生很活跃,而一班的学生则安静很多。面对两个班级迥然不同的性格,上课的队员心里也很紧张,生怕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但也因此更留心观察孩子们。为了更详细地知悉孩子们的心理情况,队员们让同学们做了问卷调查,并且让他们写上想对老师说的话。朱淑敏与她的队员们在结束一天的课后,对收集来的材料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另一个队员苏冬妮给两个班的孩子上了音乐课。两个班的同学都齐声高唱《栀子花开》,稚嫩的童声与高昂的热情交织回响,气氛热烈极了,队员们的内心顿时被歌声点燃。苏冬妮感叹,原来音乐真的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仅仅一首歌的时间,我们与同学们变得亲密起来。同学们对我们大声唱歌,对我们展开笑容,对我们敞开心扉。队员们内心有着无与伦比的感动。
在上趣味数学课的时候,苏冬妮与搭档配合授课。她们帮助同学们回顾了小学所学的一些知识,由此过渡到中学的知识,让孩子在新旧知识之间搭起衔接的桥梁。课堂的气氛轻松快乐,队员们发现,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只要有耐心有恒心,再加上合适的方法,就可以激起同学们求知的渴望。队员们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大眼里影射出求知的光芒,感到很欣慰,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苏冬妮还告诉了我们一个小故事。下午,她抱着打印材料准备下楼梯的时候,背后传来了孩子们稚气的声音:“老师,老师,老师……”她回过头,一群孩子成群结队地走来,一人一口地说着:“老师老师你在干嘛呢?老师老师你拿着什么呀?给我们上课用的吗?老师老师重吗要帮忙拿吗……”瞬间不知那来的一股暖流充满全身,苏冬妮的鼻头酸酸的。孩子们朴素实在的关怀,让人满满地感动。
一天的支教生活结束了,实践队队员们用心感受这里的孩子,用心与孩子们分享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队员们与留守儿童们共同生活,思考并且努力探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动给山里的孩子带去阳光与欢笑,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让社会更多地关注这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