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这个夏天,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使青年学生能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坚持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拒绝形式主义”的原则,将当代大学生的实干精神落到实处。2015年7月11日至7月15日,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清心邮你”三下乡小分队来到了位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清水乡的指书庙村,以“新时期民间信仰与风俗文化”为主题开展为期五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现请跟随文字探寻一段不平凡的三下乡回忆。
一、前期准备奠定基石
三下乡虽说只有短短五天的时间,但本着“干实事”的原则,光电工程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的10名同学自愿组成“清心邮你”小分队提前2个月对活动进行讨论。10名同学中有担任学生会等各大校级组织干部的同学,也有承担班级工作的班委,两年的学生工作让他们得到锻炼与成长,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炽热的实践之心,10颗年轻的心带着满腔热忱想要扎根基层,奉献社会。队伍由向宇森老师进行指导,经过反复讨论与调查,最终确定四川省资阳市雁山区清水乡指书庙村为本次三下乡的活动地点,队伍取名“清心邮你”,并以“新时期的民间信仰与风俗”作为主题进行调查研究。为确保活动的顺利,由队长与1名队员提前前往清水乡与当地政府接洽以及了解当地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方能更好的结合当地情况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二、满腔热忱奉献基层
(一)“耕耘之乐”——调查农耕文化“邮我”躬身为农
时至七月,酷日当头,“清心邮你”小分队来到清水乡指书庙村,路上一片生机盎然,远处柏松常绿,近处玉米田黄色的花随风摇摆,到处充满生命的气息。指书庙村周边农业田采用水稻、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和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共同种植的方法,在保证温饱的同时发展经济从而达到双收的目的。“清心邮你”三下乡小分队进行农作物采摘,得到的农产品有西瓜、花生、茄子等,种类相当丰富。在此期间,小分队还探望了当地老农家里。“现在的生活已经变得很好了,电视、冰箱都有,吃喝也不愁。”老奶奶热情的说到。通过务农,了解了农耕文化让处于舒适环境的大学生,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磨砺了意志,丰富了社会经验,坚定了生活的步伐。
(二)“信仰放心头”——农民党员大会、宣讲“邮我”传播信仰
“作为党员,我的信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跟党走”学生党员曾其妙如是说。
这是发生在农民党员大会上的一幕,7月13日,“清心邮你”小分队在村会议室举办了有关以“与信仰对话”为主题的村民党员大会。村支书强调:“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努力前行的不竭动力,当前在中国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那么就要坚定的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国家建设的更好。”指导老师向宇森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强调如何能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建设相结合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在不断的自我约束和反省中找到自己的信仰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也开办“信仰宣讲”,让孩子们认识到信仰与梦想的重要性,并让孩子手书梦想。通过开办农民党员大会和“信仰宣讲”,让大家意识到自己肩上的使命,并会尽己之力,传承民间优秀风俗,秉持党的信仰,做社会主义的新主人。
(三)“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邮我” 溯源民风
为充分了解新时期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的变化,队员们在清水乡的沿街商铺及对路上行人发放调查问卷。对于一些不识字的村民,队员们就以口述的形式将每一道题、每一个选项细细讲解给村民听。上至花甲之年的老人,下至刚上小学的儿童,都热情澎湃地加入到问卷填写中来。一位打印店老板在认真的做完调查问卷后对队员们说,现在社会略微浮躁,很多人都被不良风气所影响,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现代人缺少信仰,所以无所畏惧。思想影响着行动,只有拥有一个崇高的信仰,才能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本次发出问卷共217份,收回问卷196份,其中有效问卷182份。对于现代国家不断强调宣扬民俗文化保持民族信仰的大环境下,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当地相关情况还是很有必要的。
(四)“民俗文化”——当地特色“邮我”挖掘继承
为进一步挖掘和了解当地民俗特色,队员们参观了指书庙村独具特色的“三块碑”和“指书庙”,指书庙村变因指书庙得名,三块碑是指书庙村的祖先牌位所在地,已有上百年历史,每逢佳节,全村人都会到此进行祭祀活动,除了祈求祖先保佑外,也表达自己对祖先的尊敬,传承孝道。在村支书的帮助下,几位老人表演了“喊号子”这一个指书庙村的传统民俗。“喊号子”是指书庙村村民在给逝者送殇的时候吼的一种调子,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渐渐消失,如今在村里,只有老一辈的人才知道。通过本次的活动,能够对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引导村民重视和传承。
(五)“饱经沧桑”——探访老兵“邮我”回顾往昔
7月15日,“清心邮你”暑期三下乡小分队来到了位于清水乡的指水庙村慰问已经95岁高龄的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陈德宽老人,了解战争年代的那些事,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老人驻守黄河期间无论洪水冰灾、寸步不离。母亲去世,他没有回家,朝着南边跪倒在黄河边上。老兵的故事如同一首饱经沧桑的歌,有着岁月磨练的痕迹。今年恰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的惨痛经历值得大家去追悼但更值得大家去沉思。一个民族在面临考验会有时,但只要还有那些像陈德宽爷爷那样有着民族气概的英雄在,那么希望也还在。
(六)“风筝灯笼节”——民俗手工“邮我”传承文化
下乡的最后一天,“清心邮你”小分队在村活动室里举办了别有特色的风筝灯笼节活动。活动开始之前,孩子早已守候在现场,淳朴的眼神中透出一种新奇的渴望感。活动正式开始后,队员们将准备好的宣纸、颜料、竹签、铅笔等原材料分发给孩子们,并手把手得教孩子们进行我国传统民俗风筝灯笼的制作,欢笑声回荡在小小的活动室里,油墨纸笔间,满满都是孩子们的创意和想象。不一会,小花、小老虎等便跃然纸上。待水墨干去,贴上竹条,一个风筝就做好了。第一次做风筝,孩子们的兴奋之情难以言表。高高举起自己的风筝,仿佛想告诉全世界这是他的战利品。传统手工艺在如今工业化的时代消失殆尽,希望孩子们能通过亲手制作风筝感受到传统民俗手工艺的魅力所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邮我”在行动。
三、宣传面广喜获丰收
本次下乡活动得到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在清水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活动开始之时,变通过会议、广播、电话等让村民们了解本次活动。小分队也通过走访等各种形式号召村民们参与到本次三下乡活动中来。村民们纷纷对活动表示肯定和支持。通过重邮青年、myouth、微博、QQ等新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活动也受到资阳电视台和资阳周报的重视并进行采访、报道。同时受到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百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信仰是一个人价值观的来源,也是处理人情世故的准则,而民俗往往是一个村庄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与别的地区别的民族区分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仰与民风民俗是融在每个人骨子里的无形的力量。做为大学生这一个朝气蓬勃的集体,在新时期情况下,如何将长期积淀的民俗和信仰结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大家所需要思考的。为期五天的三下乡活动,旨在传播信仰与传承文化,但这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它依靠你依靠我依靠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下乡实践,邮你邮我。
重庆邮电大学“清心邮你”小分队
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