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文化行者发现社区计划团队(以下简称“团队”)是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实施团队之一。团队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工作,以“推动民族间文化对话交流,提升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促进各民族相互交流,维护和平”为己任,在项目指导老师丁沂璐的指导下,遵循自主自愿原则,于2015年暑期在乌兰县赛什克村义务开展“首届赛什克青少年民族文化友好传承教育主题夏令营”活动。
活动准备工作期间,团队代表于2015年5月下旬到乌兰县进行实地考察,并向当地县教育局及相关学校详细介绍该活动,得到领导的连连称赞与大力支持,他们表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尤为重要。经各领导结合当地实情系统讲解,结合团队代表实地考察情况,并且经《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组审核后,决定在乌兰县第四中学开展此活动。考察期间,校领导与团队代表曾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夏令营活动期间系列工作。会议决定在基础设施方面尽量为夏令营的展开提供帮助,与西北民族大学文化行者团队紧密配合,力图打造“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基地”,提高乌兰县第四中学学生素质。李校长表示:“传承民族文化,丰富青少年学生的假期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型实践活动,希望该活动能希望持久办下去。也祝愿‘首届赛什克青少年民族文化友好传承教育主题夏令营’活动功德圆满。”
2015年7月24日,团队两批队员共21人从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出发,经过两天一夜的旅程,抵达目的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赛什克村的乌兰县第四中学。乌兰县教育局、第四中学各领导对我团队一行人予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解决住宿、用水、用电等问题,并提供教室、活动室等活动场地,保障“首届赛什克青少年民族文化友好传承教育主题夏令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据悉,“首届赛什克青少年民族文化友好传承教育主题夏令营”宣讲会在7月20日举行,开幕式在7月21日举行,村委会、校级领导出席了相关仪式,文化行者策划在24天内组织完成、民族文化调研营、兴趣小组组建营等四大特色活动。截至发稿日期,已有51余位各民族青少年正式成为“首届赛什克青少年民族文化友好传承教育主题夏令营”营员。
文化行者,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