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0日,“首届赛什克青少年民族文化传承主题夏令营”在青海省乌兰县第四中学正式开营,乌兰县第四中学将与西北民族大学文化行者团队携手打造为期二十三天的夏令营活动。
西北民族大学文化行者发现社区计划团队(以下简称“团队”)是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实施团队之一。团队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工作,以“推动民族间文化对话交流,提升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促进各民族相互交流,培植和平”为己任,在项目指导老师丁沂璐的指导下,严格执行社会实践相关规定,遵循自主自愿原则,于2015年暑期在乌兰县赛什克村义务开展“首届赛什克青少年民族文化友好传承教育主题夏令营”活动。“首届赛什克青少年民族文化友好传承教育主题夏令营”活动得到了乌兰县教育局和乌兰县第四中学的大力支持,7月19日,团队第一批12名队员经过600公里的跋涉到达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赛什克村。乌兰县第四中学热情接待,并解决志愿者的住宿、活动场地以及用水用电问题,保障“首届赛什克青少年民族文化友好传承教育主题夏令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据悉,“首届赛什克青少年民族文化友好传承教育主题夏令营”是西北民族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行者团队)实施,2015年西北民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支持的中国大学生文化多样性保护项目。项目以文化传承兴趣小组组建为核心,由民族小记者培训营、民族文化调研营、七彩文化活动营三个板块构成,为期25天。团队坚持每天上午进行课业辅导一小时、国学经典诵读半小时、精品公开课一小时,下午开展三小时的主题活动,除校内活动,团队还安排小分队深入各个村庄走访调研,发掘当地特色民族文化。
乌兰县第四中学为志愿者提供了住宿以及活动场地,在网络以及用水用电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但由于团队经费不足,志愿者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由于没有被褥,很多志愿者都是将睡袋直接铺在床板上,来自天南地北的志愿者们学着自己做饭,虽然每顿都是土豆和白菜,但他们吃得很开心。很多志愿者第一次来到高海拔地区,刚开始还出现眩晕以及流鼻血现象,他们也乐观面对。这群深入祖国腹地的“拾荒者”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他们坚持着自己的信仰。
夏令营活动得到了赛什克村以及附近村庄村民的信任,除学校选拔的30余位各民族青少年外,附近村庄青少年积极响应,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校报名参与。其中赛纳和怀灿吉村相对较远,但学生坚持每天到活动地点参与活动。夏令营营员吴娟同学说:“以前从来没想到我会有如此丰富的假期生活,很感谢老师们让我们了解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了很多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品公开课也带给我们很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虽然这个假期我办法去摘枸杞挣钱,但我觉得参加这个活动很值得。谢谢老师们!”乌兰县第四中学李校长也给与夏令营活动厚望:“这里的孩子们的生活很单调,他们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很多人对学习都不太感兴趣,读到初中就辍学打工,更别说去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感谢你们的到来,希望你们的活动可以带给孩子们外面的世界,希望你们可以促进这些文化传承人的健康成长,希望你们的活动可以延续性地一直办下去,感谢你们为这里的文化,为这里的孩子所做的一切,你们辛苦了。”
夏令营目前开展顺利,中国青年网、甘肃大学生网、中国大学生网、搜狐等各大媒体先后对这群文化行者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文化行者,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