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易逝,青春不老,又是炎炎夏季,又是祖国一批批大学生怀揣着理想抱负下乡的时候。简单回忆起来,这次是自己第二次参加三下乡,在心态和思想上都有了太多的变化。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自古就有着“山川青淑,秀甲江南”之美誉的宣城泾县,地处皖南山区的一座江南小城。
大一时同院部一起去歙县三下乡时并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三下乡,也未曾深入的想过此行的目的。那时每天晚上撰写三下乡新闻时总是弄不清当天的主题,后来想想也就释然了,没有用心的投入又怎么能够有实打实的收获。15年,是大学生活中的第二次参加三下乡活动了,不同的是自己身份的转换,从当初需要别人照顾的小学弟变成学院学生会的副主席,从当时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小跟班变成了别人口中的学长,我在记录三下乡,三下乡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三下乡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很多人或者很多参加三下乡的大学生都觉得三下乡只是一种单纯的青春奉献,更多的是单向的付出,但是我觉得在三下乡的过程中我学到的内容其实更多。在泾县中医院的参观调研中看到了如今的中药房,了解冬病夏治的原理及应用,领略冬病夏治的魅力,学习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方式,参观了现代化的颗粒剂调剂室,以及在后续的问卷调查中我们都收获了太多的信息。目之所及都是教科书上无法涉及的内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缩影就这么生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想这一行对我们医学院的学生启迪是非常巨大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三下乡是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平台,在这之中受益最多的人就是我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要看到“三下乡”对我们自身的提升。
二、 笑容是彼此的力量——践行公益,微笑互勉
如果一定要说是什么让一批有一批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坚持着三下乡活动的,我想那就是笑荣了。无论是支教时孩子们的笑容,义演时村民们的笑容,义诊送药时群众们的笑容,都给予人能量,哪怕只是同行们加油打气的笑容都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在7月17日,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三下乡”暑期实践服务队抵达泾县蔡村镇卫生院,与泾县中医院的数名医护人员携手共同在当地开展 “送医送药”志愿服务。
作为医药类院校的学生开展最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送医送药”了。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开展这类社会公益的活动最怕的就是群众们的哄抢,我们不怕群众的提问与质疑,就怕群众失控。但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现场井然有序。听闻有这样的好事,乡亲们也都互相传诵,我们细心的为乡亲们讲述发放的药品的分类与功效。同时领完药品的乡亲们也在现场认真观看了我们制作的夏季常见病预防的展板。或许开展的环节不多,但是每一项都落到了实处,临走时很多乡亲们都拉着我们悄悄的问我们学校在哪里……
三、 文化传承,任重道远;资源保护,迫在眉睫
此次三下乡活动中,团队着重展开了两项调研,一项是针对国粹宣纸,一项是针对皖南山区的濒危民间中药材江南牡丹草。在走访和调研过程中服务队一行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但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危机。传统的东西大多打上了手工,单调的标签,如何让青年人继承老一辈的衣钵是每一项传统工艺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针对江南牡丹草的调研中服务队遇到了大问题,当地知道江南牡丹草的人实在太少了,我们只能专门走访当地的民间老中医才能够获取江南牡丹草的具体信息。调研结束后,服务队员的心情是沉重的,作为中华儿女,作为中药人,我看到了即将压在我们身上的重担。的确,文化传承,任重道远;资源保护,迫在眉睫,当然这些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但是最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发现问题,有责任发出这样的呐喊。
为期三天的三下乡或许很短暂,但确确实实是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一堂课。或许有汗水,有泪水,有熬夜的眼眶,有疲惫的身影,但是所被我记住的更多的是同行的同学们认真负责的眼神,是乡亲们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是走访调研中社会人士质朴却又充满哲思的话语。三下乡活动的接力棒每年都会传下去,但是我希望每一年的同学们都能够明白笑容是彼此的力量,我们要用真心去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