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校运会,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都不能参加。作为一个学生记者,要时刻准备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下那些或是感人的、激动的、喜悦的、悲壮的瞬间。
历经三年的奥运会,每一届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动。记得大一那次,自己刚来学校不久,听到举办运动会内心会有一丝激动。室友参加了一个5000m长跑项目。还在运动会开始的前一个半月,室友每天5点就起床参加训练,下午5点半接着练。由于他参加的是长跑项目,所以每天的训练除了基本的压腿练习之外,就是跑步,匀速围绕田径场跑20圈。
有一次周末,跟着他一起去跑步,跑到第四圈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不行了,而他就跟个没事人一样顺顺利利的跑完了20圈。之后,我就问他,你不累吗?室友跟我说,肯定累啊。不过没到终点,就不会放弃。很简答的一句话,我沉默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代表一种精神。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没到终点就决不放弃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活肯定会精彩很多。
也从那个时候起,我理解并敬佩着他。因为他的身上涌动着一种叫做坚持的东西。
还有去年的校运会,在宣布院系团体总分的时候,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听到结果的一刹那,哭了。是喜极而泣还是因为别的不得而知。我知道,朋友从大一就开始参加运动会,100m、400m、800m等中短跑项目都有他的份。特别是在他大三的最后一年(因为他是专科生),不仅作为运动员参加项目,还担任教练。看着他打印那一大堆关于运动训练的材料,我就忍不住打击他,你又不是学运动训练的,弄这么东西有什么用呢。他反击我,你懂什么,去训练场上看看不就知道了。如果他不能通过专升本考试的话,那就是他在大学的最后一年。
作为教练,他起得比运动员还要早,督促队员训练,自己也不落下。就在他参加运动会的那两天,对他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也在同一天举行。最后,他放弃了考试,选择参加运动会。怎么劝他、骂他都不听。有的时候忍受不了他在耳边唠叨今天有什么什么比赛、今年不再参加运动会类似的话语。心里面却很清楚,这是他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一种不带任何功利性、不计较太多名利得失的热爱。
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这种对体育、对生活的质朴的爱。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格言。这大概是对所有运动项目的参赛者提出的要求吧。
这三年来,有幸见证了很多别人没有看到的,或者被别人忽视东西,也亲身采访了很多很多的运动员、裁判员。有冠军,有名次不佳者;有破纪录的,有带伤出战的;有风云人物、有默默无闻者。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涌现出一些特别的东西。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挑战极限、一往无前、坚持到底……
体质的原因决定了绝大部分人不能像那些顶尖运动员在赛场上驰骋风云,注定要成为观众默默为他们加油。但这看客的身份仅限于在竞技运动的赛场上。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代表自己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所以就必须拿出运动员应有的气势来,勇敢的面对任何的挑战。
感谢这三年的运动会,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很多感动。我会带着这些感动,比赛好属于自己的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