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幽雅秀美的小西湖,山东科技大学几乎无人不知,尽人皆知。在它的北邻,有一座不起眼的四层小楼,迎面门墙上,悬挂着一块小小的铜牌,上面写着“清洁能源中心”。不经意的人,路过此地,一般不会特别留意什么。然而,就在这里,活跃着一支特别能干的创新团队,他们紧紧追踪国内外能源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励精图治,埋头苦干,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催生出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分离工艺及设备、生物质快速裂解制生物原油技术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屡获国家发明展览会金奖、金桥奖、环保部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各类科技成果奖,2010年8月,其“富含腐植酸的劣质煤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及其应用”一举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11月,他们再次获得山东科技进步一等奖。
让人欣喜的是:承担完成这些成果、担当大任的,却是一个年轻的团队,一批平均年龄才35岁的年轻人。
这是一个需要团结协作、共同攻关的时代,这是一个年轻人建功立业、大放异彩的时代。那种仅靠个人搞点创新、搞点发明创造、有所成就的现象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更多的人和组织开始认识并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要完成更为复杂艰难的任务,迎接挑战,就应该加入或者组建一个团结高效的创新团队。“我要感谢清洁能源创新团队,是它,让我快速进入角色,找到依托,逐步成长起来。”乔英云感慨地说。
乔英云,山东科技大学清洁能源团队的骨干。这个生于1979年的商河姑娘,外貌似乎有些柔弱。但接触了解她的人知道,这个外表纤弱、面容俊俏的乔英云,内心却是十分地执著与坚强。凭借着天资聪慧与勤奋刻苦,她在中国石油大学顺利地读完了本科,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随即考取博士,师从我国著名的煤化工专家谢克昌院士和我校田原宇教授,现加盟山东科技大学清洁能源团队,在化工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今年33岁、过而立之年的乔英云,已像一支崭露头角的小荷,亭亭玉立在清洁能源的天地里。短短几年时间,她就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获授权专利34项,申请专利5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二位),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环保部科技进步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科技进步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等奖励30余项,获得泰安市青年科技奖和校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小乔”,人们喜欢这样称呼她,还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工作深得学生喜爱,其参与的教改项目“化工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获校教学成果特等奖,以她的博士毕业论文内容为主申报的《基于相界面调控的大型化高效立体复合塔板及其配件的研制与工业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近日还通过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会评。
梁鹏,山东科技大学清洁能源团队的另一位骨干,这是一位来自山西长治的小伙。他1976年出生,1999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化学工艺专业博士学位。现在化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是硕士生导师、能源化工系支部书记。
梁鹏,一米七六的个头,身材健壮。他为人谦和,宅心仁厚,工作勤勉,做事很有条理。梁鹏1999进入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进行CO/H2低温合成甲醇、生物质与煤共气化、超临界水制氢基础研究,参与中科院重大项目浆态床F-T合成油的研究开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煤热解反应及过程控制,揭示了煤热解过程的固硫机理及污染物变迁规律,2005年、2006年连续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其研究工作还获2007荷兰壳牌“洁净煤优秀科研成果奖”。
年轻的梁鹏在煤化工、化工装备、能源环境等方面已颇有建树。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颗粒床用于煤热解挥发分除尘、改质一体化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热解多联供中试技术开发》子课题、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煤热解挥发分除尘、改质、预脱硫一体化的应用基础研究》、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循环流化床的多联产系统过程开发——移动床干馏炉的模拟研究》等纵向项目及山西潞安矿业集团科技开发项目、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项目等横向课题。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利用活性颗粒床实现煤热解挥发分除尘、改质一体化的新概念,并开发了移动颗粒床一体化反应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2篇,EI收录8篇。
作为山东科技大学清洁能源团队成员,梁鹏获得各类省部级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作为申请人及主要参与人申报及授权专利10余项。作为年轻教师,讲授《石油炼制》、《化工设计与制图》、《化工安全工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等课程,近3年年均教学工作量超过400学时,先后获校教学成果特等奖、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被学生评选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看到团队成员的快速成长,勇于担当,田原宇教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作为团队带头人,田原宇深知如何包容个体的不同,如何达到集体目标的一致,他努力塑造发展成员之间互相激励和支持的氛围,形成团队成员之间的内聚性,利用共同的目标激励大家一起前进。其实,田原宇教授本人是1969年出生,今年也才43岁,率领一支年轻队伍先后承担了国家973、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和中石油超前共性项目及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他本人获得包括国家发明展览会金奖、金桥奖在内的各类奖励3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8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是化工学院名副其实的“发明大王”。
作为创新团队,田原宇一班人的创新经验可概括为“选准方向,刻苦攻关。”“在选方向上,一个是国计,一个是民生。搞科研的人更要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基层,关注百姓生活。”乔英云向记者介绍说:“田原宇教授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能从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政府工作报告、十二规划等讲话文件中敏锐地捕捉到科研信息,同时,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现场调研,把科研做到国家需要里,做到百姓心坎上。”
跑现场是清洁能源团队成员经常的功课,田原宇能与一线技术人员包括农民打成一片,乔英云经常舍弃与丈夫团聚的时间跑现场,梁鹏做实验、分析数据也是不舍昼夜。为了科研、为了教学,他们这个团队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钟,不知疲倦地工作着,钻研着,探索着。
这是一个充满很大潜力的创新团队,多次得到谢克昌院士的好评,金涌院士也经常为田原宇等人面授机宜,指点迷津,鼓励他们不畏艰险,刻苦攻关,为国为民多作贡献。目前,这支团队结合国家能源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继续致力于低碳能源化工工艺和设备的开发和中试,开展塔式微藻法生物固碳技术、丙烷提升管循环流化床脱氢制丙烯技术、乙烯悬浮床络合回收技术、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大规模生物质快热解液化、生物油超临界精制改性技术、粉煤分级气化技术等石油和生物能源化工以及煤炭的高效洁净转化利用研究,这些技术已相继获得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国家十二五农业前期研究、国家自然基金等纵向基金的支持和企业的横向资金支持。
一个年轻团队形成丰厚的底蕴,最终能走多远,不仅需要团队本身正确的目标、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与扶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清洁能源团队的年轻人面向无限的空间,正以更加卓越的努力去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