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6日,四川农业大学蜀忆团队先后前往荥经、芦山、成都探寻四川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其底蕴与内涵。
砂之意,根之魂
7月13日,蜀忆团队第1、3小分队分别前往荥经和芦山展开对根雕和砂器的文化探寻之旅。荥经砂器享有“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砂”的美誉,在 2008年荥经黑砂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分队参观了朱氏砂器店里的砂器艺术成品,深深体会到了砂器的形态的多样性和其用途的广泛性,不仅有珍贵的艺术精品,也有被用于生活中的实用容器。之后,队员全程观看了砂器的制作过程,领略了砂器师傅们的精湛手艺。队员还拜访了荥经砂器烧制技术的代表性传承人朱庆平,并与朱老师深入沟通交流,了解了砂器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承人的坚守精神。
第3分队在参观根雕艺术馆途中,有幸遇到了该馆的艺术顾问唐国富老师。唐老师告诉我们:一件艺术作品,必须包含有文化底蕴和作者的思想,才能算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在与唐老师的谈话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唐老是一位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艺术家,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根雕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根雕的制作工艺更是富有内涵,唐老的愿望是把芦山的根雕文化进一步发展出去,打造芦山人自己的文化品牌,为根雕在中国的发展出一份力。
两个小分队有幸都参与了制作过程,队员们捏制砂器,雕刻根雕,亲身体会才知掌握技艺的艰难。非遗文化需要时间的堆砌,传承人在岗位几十年摸索出的技巧更不是一天就能领悟的。传承巴蜀文化,任重而道远。
锦城留韵
7月14日上午,蜀忆团队抵达成都。在短暂的休整之后,全队于下午3点到达成都文化馆参观并与馆长进行了交流,并希望能够作为文化志愿者服务大众,得到了文化馆的大力支持。
7月15日上午10点,团队于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加了座谈会。非遗保护中心宣传部的陈主任、保护部资深的陆老师、穆老师等4人与队员进行了历时一个半小时面对面的交谈,向队员们讲述了保护中心的主要工作以及非遗所面临的严峻局面,并回答了队员的很多问题。通过此次座谈会,大家都对非遗保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热爱保护非遗的工作。当日下午,成员赶赴文殊院,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下依次参观了成都非遗文化的“五朵金花”——“银,漆,绣,竹,锦”。一件件成品精美绝伦,皆透露着历史的气息。一针一线,一笔一画,一缠一绕,都是岁月的沉淀,时间的堆砌,让队员为巴蜀文化的绝域殊方所惊叹。
在当日非遗之行结束后,大家又转战人民公园,参观四川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古老的图片上只有黑白两色,却不乏历史的动态,似乎那些事件已由丰富的色彩呈现,让队员们感触良多。四川的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也一直在我们生活之中。
四锦之首——蜀绣
7月16日,蜀忆团队带着对蜀中之宝蜀绣的好奇,一同前往了四川成都蜀江锦苑博物馆。
这次实践参观过程约3小时,工作人员带领队员们参观了蜀绣的历史源来、蜀绣的工作机制和博物馆蜀绣的商品区,在工作人员耐心地讲解下,队员们对蜀绣的历史渊源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看到锦绣师傅们枯燥地工作,工作人员也感慨到正是因为工作的枯燥,这份古老的技艺也就越来越不被人们所熟知掌握。
为了了解成都市市民对四川非遗的了解程度,队员们又顶着烈日随机对100位市民进行了访问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人对四川的非遗了解的较少,非遗的传播与保护,任重而道远。
经过四天的实践,队员们对四川非遗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蜀忆团队通过参观工艺成品,观察制作过程,采访传承人,和参与座谈会的形式了解了其文化内涵。队员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四川非遗的丰厚底蕴和传承人的坚守精神。不管是传承人的精湛技艺还是巧夺天工的艺术成品都让队员们唏嘘不已,交口称赞,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应当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下,有些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困难,“人亡艺绝”的现象普遍发生,急切需要人们的保护。社会关注度不够导致传承人难以生存,同时导致现代人对学习技艺缺乏兴趣。蜀忆团队正是要通过此次实践,向人们宣传巴蜀文化,使之得到社会重视,不让古老技艺失传于世。并通过队员的眼睛让大众认识到这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和文化生命力的巴蜀。巴蜀人不应该让文化成为而儿时回忆,而应该把它推向新时代中,熠熠生辉。